声明:本文内容基于两个至上2Firsts与深圳物流从业人士的交流。所有信息和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读者在阅读和引用时应保持谨慎。
核心看点:
空运“熔断”:受到美国海关以及FDA执法加严,电子烟空运通道基本停摆。
查扣规模大:据行业人士估算,从今年2月到7月,约2000吨电子烟产品被美方查扣,货值超5.6亿元人民币。
物流成本激增:空运运价从40元/kg涨至100元+/kg。
快船替代空运:美森快船运价35–46元/kg,查验风险相对较低。
行业洗牌加剧:中小品牌受限,大品牌依靠合规与供应链维稳。
【两个至上2Firsts原创,Vincent发自深圳】近期,围绕美国电子烟产品的物流通道正经历震荡。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等机构主导的执法风暴,正在让中国电子烟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自2025年2月以来,通往美国市场的空运几乎被“熔断”,导致产品物流成本飙升。两个至上2Firsts就此话题,分别与两位从事电子烟物流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进行了交流。
根据受访者的综合分析,当前局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变化:
核心变化一:空运通道几近“熔断”,高价亦有查获风险
“现在已经不是价格问题,是根本不敢接货。”
电子烟物流资深人士A先生,目前就职于深圳某物流公司。他表示,美国FDA与CBP的联合执法行动在2025年4月底升级,成为空运受阻的直接导火索。
“4月底到5月初是第一波,最猛烈;随后5月下旬和6月又有两轮大规模查验,查扣了大量的货。”A先生说。
另一位受访者B先生则观察到,本轮执法实际上早在2025年2月就已启动,美国监管机构开始在电子烟非法灰关最集中的芝加哥奥黑尔机场(ORD)严查电子烟货物。
“据我所知,从2月起到目前已查扣接近2000吨电子烟,”B先生说,“这其中包括了电子烟配件、电子烟烟油等产品。”
据他估算,按照业内普遍采用的批发估值标准,若电子烟每公斤货值为280元人民币。以此计算,2000吨电子烟总货值高达5.6亿元。
2025年,随着FDA和CBP的多轮查扣,市场恐慌情绪加剧,空运价格迅速炒高。
据A先生介绍,“现在还能走的零星渠道,价格已经炒到100多块钱一公斤。”而在美国执法部门没有严查前,其价格是“40多块钱一公斤”。现在进入美国的这类货物,大多是通过“夹带”方式,以“一个提单一个提单出”的形式掺入普通货中偷运,风险极高。
B先生补充道,目前一些小型物流公司通过混装方式将电子烟隐藏于亚马逊货物中,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目前运费价格在“100-120元”,利润空间“高达50–60元”。
不过,A先生指出,目前不含尼古丁油的开放式电子烟硬件设备仍有相对通畅的空运渠道,但对于市场主流的、预装烟油的一次性电子烟,空运已基本暂停。
核心变化二:“美森快船”成新出路,高风险下成“性价比”之选
在空运基本停摆的背景下,“美森快船”迅速成为替代方案。
据西南证券2024年3月发布的报告,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几种快船分别是:Matson(美森)快船、ZIM(以星)快船、CMA(达飞)快船、WHL(万海)快船、EMC(长荣)快船等,行业选择的主流快船是美森快船。
据美森轮船官网介绍,美森(Matson)专注太平洋运输业务,覆盖美国夏威夷、阿拉斯加、关岛、密克罗尼西亚及南太平洋等区域,同时经营中国至美国加州的跨太平洋快船航线。

美森官网显示,美森的一般CLX(正班船)11天可以直达洛杉矶,MAX(加班船)要12天到港。
B先生表示,目前“美森快船”报价区间约为35–46元/公斤,相比于空运,其运费能节省近50%。他表示,在此番操作下,(货代中间方)会通过不申报电子烟品名,并缴纳高于普通货物的整柜税去去冲关(提高放行概率)。
“查验当然仍存在,但比空运低很多。”他指出,海运目前无需提供STN和FDA等资料。
尽管如此,A先生也指出,“CBP对海运同样在抽查,基本上每一水(批次)都会查。”因此,行业普遍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电子烟分散装入多个柜子,每柜仅装少量,以分摊被查风险。
核心变化三:物流震荡或引发市场洗牌,监管行动或推动产品转型
由于行业生态相互贯穿,物流端的巨大冲击正快速传导至市场端。
A先生认为,拥有合规渠道和强供应链能力的大型品牌在此轮震荡中依然保持相对稳健;而严重依赖灰色通路、缺乏分销韧性的中小品牌则面临生存困境。即便是某些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品牌,其出货量也已“没有以前那么大批量”。
未来如果美国监管还维持着这一趋势,更深层的变化或将出现在产品形态层面。
A先生预测,美国市场未来可能向开放式、可注油的产品迁移。他认为,这不仅因一次性的预注油产品易受监管压力,也因其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一次性产品用完就丢,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了。”A先生表示。并且,在英国、部分欧盟国家开始禁止一次性电子烟的趋势下,这一趋势会逐渐传导开来。
B先生则指出,美国市场的这种严查局势短期内不会缓解,普货的查验率近期在持续攀升。
“查验周期也比以往更长”,B先生说,“因此,对未来3-6月空运电子烟通道而言并不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市场也在收紧监管。今年6月起,随着一次性电子烟禁令正式生效,大量不合规产品被清退出市场,合规产品正逐步成为主流。
A先生透露,其所在企业在2024年因行业“内卷”而收缩了美国业务,“现在看来,反而让我们躲过了一劫。”
2Firsts编后语:
随着全球监管趋严,中国电子烟企业若要持续出海,已无法再简单依赖低价与灰色通路。企业的合规能力、对全球监管风向的敏锐预判以及多元化供应链管控能力,将取代单一的渠道优势和价格战,成为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所在。
两个至上2Firsts将继续关注美国市场报道。通过传递更全面、真实的事实和前瞻性观点,推动合规市场进一步发展。
欢迎提供消息线索或评论,请联系:info@2firsts.com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