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IRSTS原创】马来西亚有人口3394万,是东南亚的人口大国,也是电子烟的消费大国。中国对马来西亚的电子烟出口数量巨大,2024年2月,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电子烟约2172万美元。无论是雾化电子烟,亦或是加热电子烟、尼古丁袋等新型烟草,马来西亚市场潜力可观。
最近疯传马来西亚将要推出“牌照制”,企业持有本国电子烟执照(Electronic Vape Liquid/Gel Production License) 将成为规范市场的标准,并且已经有企业获得,这是真的吗?2023年迎来监管落地密集期的马来西亚,近期的合规制度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对想要打开马来市场,乃至于在当地获得成功的的中国公司,可以怎么做?关于这些问题,2FIRSTS对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Malaysian Vape Chamber of Commerce)秘书长里德万-罗斯利(Ridhwan Rosli)进行了专访。
马来西亚将推行“牌照制”,电子烟执照(Electronic Vape Liquid/Gel Production License) 将成为规范市场的标准?
秘书长里德万-罗斯利表示,目前就整体上而言,任何一个单一的牌照/许可证都无法一站式地保证公司在马来西亚境内与电子烟相关的均合法合规。
一般来说,马来西亚的电子烟监管制度和其他食物药品消费品类似,分为联邦(federal)、州(state)以及地方(local)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互相较为独立,立法也有各自的提案、通过的机制,执法也基本互不干涉。因此想要在马来西亚做到合规,需要在各个层面上都做到合规。
关于《商页The Page》发表的关于“INGOO”文章,可信度有多高?
基于上述原因,报道中提到“INGOO国际团队成为马来西亚首家获得电子烟全类生产销售执照的企业”,里德万-罗斯利表示并不十分可信。 “电子烟全类生产销售执照”这一概念,则只是一个泛泛构想。就他了解到,尚未有任何方面以书面形式提交相关草案。
2024年期间,在引发讨论中的是电子烟商店牌照制度。该构想由马来西亚前卫生部长凯里-贾马鲁丁(Khairy Jamaluddin)提出。现卫生部长 Dzulkefly Ahmad 的消息称,他将向内阁提交一份备忘录文件,内容涉及根据《2024 年公共健康控制吸烟产品法》(第 852 号法案)提出的法规建议。文件中,前部长凯里-贾马鲁丁建议,政府应推出牌照制度,以此将电子烟的销售限制在有牌照的专卖店。
里德万-罗斯利表示,文章中涉及到的公司拥有的或者是与传统烟草制造商类似的“尼古丁制品执照”,这种情况则是可能的。
马来西亚近期的合规制度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2023年 1 月,马来西亚卫生部在与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的接触会议上表示,将考虑实行基于产品的审批制度。里德万-罗斯利向2FIRSTS解释,这个审批制度将会类似于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推出的PMTA。
这样的产品审批制度尚在检讨过程中。里德万-罗斯利强调。即便从目前看来,马来西亚国内交易数额高企,灰关规模庞大,制度即便落地生效,想要真正做到执法,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正在着力,试图建立单个的产品溯源机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见《马来西亚电子烟质量调查:丁二酮超标2倍 重金属含量符合国标》)
对想要打开马来市场的中国公司有什么建议?
对于马来西亚这个人口密集、潜力无穷的市场,里德万-罗斯利向2FIRSTS表示,商会十分乐见中国电子烟企业来此发展、拓宽市场。但他同样觉得,他接触到的中国企业缺少专业性。他以英美烟草(BAT)、菲莫国际(PMI)以及日烟国际(JTI)为例,这些大烟草之所以能在马来西亚这个“非根据地”迅速地打通渠道、使其下产品占领货架,均因为他们在当地组建了一支了解马来西亚国情、熟悉当地市场及监管的专业团队,使得其在分发渠道上占据优势。但是中国的电子烟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商业营运,目前仍只是以“对马出口”为主,以“销货”为导向,这在里德万-罗斯利看来则不那么“专业”。
里德万-罗斯利提醒,缺少专业团队带来的隐形成本十分可观。诸如牌照的申请上:多张牌照的申请顺序;各个州相比,同一个类型牌照再哪个州较易申请,这都需要前期调研投入,否则将面临监管的各种“卡脖子”。以实际经历举例:里德万-罗斯利称,他曾经遇见过数次中国电子烟企业希望在举办电子烟活动, 但当地(local)法规不允许、从而临时叫停的情况。这都是对当地信息了解不足导致的损失。
在接受2FIRSTS采访时,他建议对想要打开马来市场的中国公司,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当地设立公司。这样一来,最直观的是可以减少众多牌照的申请主体;同时以在地企业的身份进行运营,而减少销售渠道过程中“倒来倒去”的过程,打造自己的品牌声誉,便于与当地监管部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他表示这也是BAT、JTI等大公司的做法。“仅仅只需要一间办公室,”他提到,便能使得这些电子烟公司在营运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减少摩擦成本,推进更加顺畅。
关于Ridhwan Rosli
里德万-罗斯利(Ridhwan Rosli)是马来西亚企业家,热衷于学术和民间社会事业,拥有文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学术贡献包括合著了两本书,并在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目前,他在多个公共有限公司和私营公司担任股东和董事等战略职务,这些公司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包括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以及自 2017 年起成立的 Permodalan Tanah Melayu Berhad(TMCB)。
1.本文为两个至上根据受访者的叙述整理成文。文章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两个至上的立场。
2.本文仅供产业研究者阅读,请勿向产业外人士以及未成年人转发。
3.本文章为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其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属本公司,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使用其他方式侵犯本公司版权,违者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