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全美首例:阿肯色州为美国首个禁止个人持有非法电子烟产品的州。
法案背景:PMTA注册法由传统烟草企业游说推动,电子烟团体成功争取部分开放式产品豁免。
产品目录要求:须满足三项条件之一,才可纳入合法销售目录。
一次性及合成尼古丁产品受限:基本禁止2016年后上市、未申报PMTA的产品。
瓶装烟油豁免存争议:业界普遍认为豁免,但法案内部存在自相矛盾条款。
包装限制严格:禁止含儿童吸引性元素的图案、用词和角色形象。
执法与处罚:2025年11月起正式执行,违规者面临罚款与产品查封。
【两个至上2Firsts快讯】据Vaping360 4月18日报道,美国阿肯色州州长萨拉·赫卡比·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于本周一(14日)正式签署第252号参议院法案,使阿肯色州成为美国第12个通过PMTA(上市前烟草产品申请)注册法的州。
该法案是全美首例禁止个人持有不合规电子烟产品的法律。
与其他州的PMTA注册法案类似,该法案最初由代表奥驰亚(Altria)或雷诺兹(R.J. Reynolds)的烟草企业游说者推动。电子烟产业团体争取到对部分开放系统产品的豁免,缓解了一定的冲击。
该法案(现编号为《阿肯色法案590号》)建立了一个产品目录,列明哪些电子烟产品可以在州内合法销售。制造商须为每项产品或产品系列提交申请、缴纳费用,并以伪证罪为代价声明其产品符合条件。
纳入目录的条件为:
产品须于2016年8月8日前已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制造商须在2020年9月8日前向FDA提交PMTA申请;
产品需满足下列任一情形:已获FDA市场准许;仍在FDA审查中;或虽收到市场否决令(MDO),但该命令被联邦法院或FDA暂缓执行。
由于大多数一次性电子烟产品未能满足2016年上市这一前置条件,该法案实际禁止了所有“中国非法一次性电子烟”,同时也限制了多数合成尼古丁产品的销售——这些产品大多未于2020年前提交PMTA申请。
法案中的一节似乎明确豁免瓶装烟油产品,而本地产业倡导者也普遍认为瓶装烟油无需注册。然而,该豁免条款与法案其他内容之间存在冲突,是否真为立法者原意仍不明朗。业界目前期待负责执法的阿肯色烟草管制局局长对此提供进一步解释。
设备方面的分类处理:
明确豁免:采用可更换电池、且未预装烟油的开放式设备(如传统电子烟主机)
须注册:内建电池的设备(如可填充式烟弹系统)
执行时间表与执法机制:
2025年9月1日为产品注册截止日期;
非注册产品自该日起不得继续销售;
官方产品目录将于2025年11月1日或之后由阿肯色烟草管制局公布;
管制局有权对生产商、批发商与零售商进行检查、调查及起诉;
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及产品查封。
包装与宣传限制:
法案对产品包装也设有严格规范,禁止带有“吸引儿童”元素的图像与用语,例如:
早餐谷物、果汁饮料、软饮、冰淇淋、雪芭、棒冰等食品形象;
超级英雄、卡通人物、动漫角色、漫画角色、电视/电影人物、神话生物、独角兽等;
糖果、蛋糕、点心、派等文字描述。
阿肯色州法案还包括禁止个人持有和进口不合规电子烟产品的条款,只要当事人知道该产品属非法状态即可构成违法。目前尚无专属执法机制,地方警察无权主动立案,但不排除存在执法越界的风险。
例如,如果阿肯色烟草管制局针对非法线上销售展开调查,该条款可能成为执法依据。
截至目前,已有约20个州在2025年推动了PMTA注册立法。密西西比州是2025年首个通过的州,法案于3月签署生效。
除阿肯色和密西西比外,还有10个州已通过相关法律,包括阿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马州与犹他州。北卡罗来纳州将于5月1日实施,弗吉尼亚与威斯康星州将于7月1日开始执行。艾奥瓦州的法案目前因法院诉讼处于暂停状态。
美国无烟替代品消费者倡导组织(CASAA)已在多州发出“行动呼吁”,帮助消费者反对注册法案。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