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编译自RG.RU】根据联邦税务局的数据,含尼古丁产品工业企业联盟(SPINI)的数据显示,2018-2021 年俄罗斯的电子烟市场增长了 49.3 倍,从 285 亿卢布增长到 1.4 万亿卢布。2021年,全国共售出6700万支电子烟和9-1万升补充液。
同时,如果说早期这类产品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购买,那么今天电子烟在老一辈人中越来越流行。此外,电子烟不受标准香烟那么多的限制,它们散发出令人愉悦的气味。这似乎是纯粹的快乐而不损害健康。

俄罗斯假货
但根据 SPIN 的一项研究,到 2021 年,七分之一的电子烟和十分之一的电子液体是在俄罗斯非法生产的。工会认为,电子烟及其液体的非法流通比例处于极高水平。这些都是秘密制造的国内产品和灰色进口产品。
也许其中一些产品是安全的,只是在不纳税的情况下出售。但是其违反储存条件,影响电子烟的质量。据 SPINIE 称,去年在互联网上售出 4900 万支假冒电子烟,总价为 2500 万卢布。
高等经济学院发现,去年销售的电子烟中有 99.9% 是非法的。在售出的 6700 万支香烟中,只有 15,000 支被征税。此外,68% 的用于补充电子烟和烟油未缴纳消费税。
在此背景下,行业协会首先要求国家在今年年底前迅速为该行业分配 OKVED 代码(全俄经济活动类型分类器)。现在电子烟行业没有 OKVED 和 OKPD 代码,这使得该行业几乎不被税收、海关和统计记录所看到。其次,业界要求尽快推出数字标签。它是一种打击非法产品的工具,已经在许多商品上实施。
标签将推动假冒产品减少,但不会减少吸烟者的数量。电子烟标签实验于 2022 年 2 月 15 日开始,计划运行至 2023 年 3 月 1 日。但近日,工贸部提出提前完成,最早于11月1日实行强制标识。该部认为,引入强制性标签是快速解决识别和打击此类产品非法流通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此外,它将“通过减少来自非法生产商的不公平价格竞争”为此类产品的合法生产商提供支持。反过来,这将导致俄罗斯税收增加。
标记的意义
电子标记可能会使假冒产品失去庇护,额外的资金将进入预算。但这不会减少吸烟者的数量,也不会让香烟和电子烟对身体更健康。该意见由劳工、社会政策和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主席、自由民主党国家杜马代表雅罗斯拉夫·尼洛夫(Yaroslav Nilov)表达。
卫生部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电子烟不应该免费提供,如果不禁止电子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打击烟草和含尼古丁产品消费的目标,国家烟草消费预防和控制中心负责人Marine Gambaryan俄罗斯卫生部治疗和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告诉 RIA Novosti。
现在电子烟市场几乎不受任何人控制。在含尼古丁产品的技术法规通过之前,烟草制品只有一个通用的技术法规。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盟主席帕维尔·沙普金表示,据此,私营公司正在确认是否符合既定要求,3000 卢布将通过电子邮件远程发送一个积极的结果。
“如果建议将一种新的植物生长刺激剂或杀虫剂推向市场,那么需要多年的测试。注册一种新药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而对于电子烟,没有人进行这样的测试,他们只表明可能对包装造成伤害。逻辑在哪里?沙普金说。他认为,相反,对于电子烟,应该引入额外的限制。
电子烟的危害有多大
医生不只是要求禁止销售电子烟。Marine Gambaryan 笔记:电子烟无助于戒烟。它们含有合成尼古丁。通过电子烟的气溶胶进入人体,它在口腔中就已经被吸收到血液中,并且在吸普通香烟时比尼古丁更快地到达大脑受体。这导致尼古丁成瘾的迅速形成。
Pavel Shapkin 不仅危险,而且例如甘油,它在抽电子烟时会产生蒸汽,进入身体会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和其他负面后果。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一项关于电子烟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结论也令人失望。电子烟可能含有除尼古丁以外的其他潜在有害物质。
最后,电子烟会爆炸,造成烧伤和伤害。它们的使用会导致癫痫发作、缺氧、呕吐,甚至导致死亡。比如今年夏初的叶卡捷琳堡,一名少年的嘴里爆出了一支电子烟。结果,他的嘴唇受伤,牙齿脱落,前臂被烧伤。
其他国家情况
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对电子烟的销售实行了各种限制。阿根廷和巴西已经禁止进口、销售和推广电子烟。在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荷兰、挪威,电子烟的分销和广告均被禁止。在文莱,销售电子烟可能会被处以 10,000 美元的罚款。在奥地利,购买电子烟需要医疗执照。在澳大利亚,尼古丁被归类为有毒物质,禁止其在该国的任何流通。在文莱,销售电子烟可能会被处以 10,000 美元的罚款。在香港,电子烟也被认为是毒药——你可以因为卖电子烟而入狱。
在泰国,吸电子烟者不仅会被罚款,而且还会因吸食电子烟和进口电子烟、使用甚至携带电子烟而被判入狱。但在新西兰,他们认为吸电子烟是戒烟传统香烟的合适方式,该国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声明
1.本文章内容来源于对第三方信息的编译,仅供行业内交流学习。
2.本文不代表两个至上观点,两个至上也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确认。对本文的编译仅用于行业内交流研究。
3.由于编译水平所限,编译文章可能与原文表达不尽相同,请以原文为准。
4.对于任何国内、涉及港澳台、涉外的表述和立场,两个至上与中国政府完全保持一致。
5.编译信息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