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2Firsts转自东方烟草报】2024年5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判决书,给一场持续5年多的缉私行动画上了句号:主犯钟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并处罚金20万元;其余7名团伙成员分别被判处一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这起跨国、跨省(区市),涉案金额超400万元的电子烟出口回流网络案,是广西首例电子烟出口回流涉刑案件。办案人员采取的“合成作战”“数据破局”等创新打法,使该案的侦办成为边境反电子烟走私的代表性案例。
从“风筝断线”到“号码重启”
2019年3月7日凌晨1时,广西中越边境小城凭祥某货运场内,夜幕掩护下,几名搬运工正将一个个盛满货物的纸箱装到两辆重型厢式货车上。
此时,接到线报的崇左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凭祥海关缉私分局执法人员组成的行动小组悄然赶到。
“行动!”一声令下,执法人员迅速控制了现场。撕开纸箱封条,走私而来的1795条加热不燃烧卷烟、825条卷烟赫然在目,现场货值约为32.4万元。
就在执法人员以为撕开了一个卷烟走私网络的口子,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新的战斗时,情况却出人意料——虽然锁定了嫌疑人的手机号,但嫌疑人身份难以锁定,此案一下子成了“无头案”。
崇左市局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寻找新的线索。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凭祥物流通道收缩,走私活动一度沉寂,案件侦办陷入僵局。
转机出现在2023年春节后——一个沉寂近4年的涉案手机号码突然在凭祥边境频繁活动,轨迹与前述2019年案件涉案手机号码高度重合。
崇左市局会同有关部门立即重启调查,将线索移交给凭祥市烟草专卖局就近摸排。
经过初步调查,执法人员发现线索指向的人员确实与前述2019年案件有关联,只是这一新线索指向的走私物品是电子烟。
“针对这一新情况,崇左市局联合凭祥海关缉私分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下定决心铲除这条走私电子烟的通道。”崇左市局专卖稽查支队支队长钟宜璋告诉记者。
然而,案件查办之路荆棘密布。不法分子采取“境外遥控指挥—线上分销零售—多点分包运输”的复杂模式实施走私,并有着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使用假身份、假车牌,借助物流公司转运,使用方言交流……走私手段花样百出,使得调查举步维艰,确认涉案人员身份成为案件查办的最大难点。
合成作战锁定“三流暗渠”
2023年以来,受利益驱动的走私分子愈发猖狂,凭祥成为电子烟产品出口回流“重灾区”。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货币等新技术新手段,涉烟走私违法活动呈现出隐蔽性更强、打击难度更大的新态势。
2023年7月11日,崇左市局和凭祥海关缉私分局联合组建的“打击涉烟草走私违法犯罪合成作战室”在凭祥海关缉私分局挂牌成立。
“单靠传统‘蹲点守卡’对付不了智能化犯罪,必须在物防、人防、技防上进行集约化整合,才能实施精准有效的打击。我们积极寻求破题之法,借助海关缉私部门的情报网络和队伍优势补齐烟草部门打击走私的短板,这种情况下,合成作战室应运而生。‘7·17’案的查办是合成作战室首次作战。”在近日的采访中,崇左市局局长吴进福介绍。
专案组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制定“追本溯源、全链条打击”的侦查思路,创新构建“141”联合治理体系,即利用“1+N”协作机制,聚焦数据驱动、信息共享、监控预警、精准打击“四个环节”,运用一套“三流五定技战法”——以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穿透犯罪网络,实现案件性质、涉案嫌疑人、犯罪证据、嫌疑人位置、嫌疑人责任“五个锁定”。
面对不法分子制造的重重迷雾,专案组对涉案“三流”进行深度剖析,通过调取电子烟出口数据、采集相关信息、比对监控图像,最终锁定涉案嫌疑人身份、角色、位置——自2022年12月以来,多名涉案嫌疑人活动异常,多条物流信息汇集在广西南宁、广东深圳和惠州,这三地极有可能设有仓库或者是交易主要地点。
该案时间跨度长、涉案地点多、涉案人员复杂,要想一举成功破获实非易事,不但需要收集固定大量证据,还需全面查清涉案人员的违法犯罪事实。
这种情况下,合成作战室集中研判、集中侦查的优势彰显了出来,案件侦办方向很快明确。经过多次研讨协商,专案组制定了周密的行动方案,一张无形大网悄然拉开。
三地联动“断渠截流”
2023年7月17日零点刚过,广东惠州一物流分拨中心,4名执法人员从崇左乘坐夜班火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亮明身份后马上展开检查,现场查获涉嫌走私的一次性电子烟共计7个品种3960个。
原来,借助共享数据,专案组很快追查到一宗涉案物品正从凭祥发往惠州,随后派出执法人员前去拦截。这次成功截留,撕开了走私犯罪网络的口子,收网行动正式启动,专案组遂将案件代号确定为“7·17”。
经后台中枢大数据分析,专案组判断该团伙有再次作案的意图,随即展开摸排蹲守。6天后,也就是7月23日晚,专案组在南宁、深圳等地同时行动,兵分两路对犯罪团伙实施抓捕,现场查获非法一次性电子烟共计7个品种6800个、涉案车辆1辆,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 经过突击审讯、乘胜追击,8名犯罪嫌疑人最终全部落网。办案人员累计查获非法一次性电子烟10760个,货值85万元。 经查明,该团伙出资在深圳采购某品牌电子烟后,从东兴、凭祥友谊关口岸报关出口到越南河内,再组织边境保货团伙在崇左中越边境一线非设关地将电子烟走私回流入境,而后在国内销售牟利。 法院的判决,彻底震碎了8名不法分子的发财梦。至此,这条猖獗一时的电子烟走私“暗渠”,化作打私地图上一个被永久锁定的坐标。 2024年11月,“7·17”案成功申报国标二级案件,其侦办经验可资借鉴:
——“跨界融合”筑防线。电子烟走私涉及生产、出口、物流、零售等多环节,需打破相关部门数据壁垒。崇左市局和凭祥海关缉私分局创建合成作战室,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的跨越。
——“三流穿透”破隐秘。面对走私分子各种“新招数”,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奏效。本案查办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追踪资金流锁定核心人物、解析信息流还原组织架构、监控货物流固定涉案证据,形成“数据铁链”。
——“追刑断链”抓关键。紧盯“人”这个关键节点,对不法分子“既查实物也追实刑”,做到“打团伙、破网络、抓主犯、断链条”,对走私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治标又治本。
延伸阅读:
越南司法部:明确电子烟和加热烟草定义,建议调整处罚措施
越南媒体调查:电子烟禁令形同虚设,网络交易成监管盲区
越南卫生部要求加强电子烟和加热烟草禁令实施 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
越南卫生部拟重罚藏匿和使用电子烟及加热烟草行为 违者最高罚款80美元
版权声明
本文章由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转载自已明确标注原始信息来源的第三方信息源。文章的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或原信息来源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处理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免责声明
本文可能借助AI技术以提高翻译和编辑效率。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I可能存在错误,因此读者应参考本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表述。
本文内容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或建议,2Firsts不对因内容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警示:
1.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