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促销模式争议:电子烟品牌在菲律宾马尼拉夜店中以免费派送形式吸引年轻用户,引发合规质疑。
目标群体明确:健康组织认为,此类“试用策略”明显针对易受影响的年轻群体。
可能违法依据:菲律宾第11900号法案明令禁止吸引未成年人的营销方式,包括免费样品和活动宣传。
专家观点:ImagineLaw负责人批评该策略为“掠夺性市场行为”,强调其潜在成瘾风险和健康隐患。
【两个至上2Firsts快讯】据Gmanetwork 4月15日报道,菲律宾公共卫生倡导组织对电子烟品牌在夜店和酒吧中进行“免费试用”式推广表示强烈担忧,认为该策略或涉嫌违反国家现行法规,且目标群体疑似集中在年轻消费者群体。
健康专家和倡导者指出,多位电子烟品牌代表被发现出现在马尼拉大都会酒吧等热点场所,向现场顾客分发免费电子烟设备及调味烟弹,供其当晚试用。
ImagineLaw执行董事索菲亚·莫妮卡·圣路易斯(Sophia Monica San Luis)表示,
“这不仅是一次不负责任的营销行为,更是一种掠夺性行为。品牌方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对象是谁——那些外出寻乐、容易受到同龄人影响、并对健康风险认知有限的年轻人。”
菲律宾于2022年通过的第11900号共和国法案(《雾化尼古丁及非尼古丁产品监管法》)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推销相关产品,并限制一切可能吸引青少年的宣传活动,包括派发免费样品、使用年轻化设计元素、参与各类活动赞助以及与公众人物合作。
San Luis进一步指出,此类行为已构成明显违法。
东南亚烟草控制联盟(SEATCA)也对“酒吧营销”趋势表示担忧,并指出调味电子烟通常带有糖果或水果香味,是吸引初次使用者的更广泛策略的一部分。
公共卫生组织目前正在敦促贸易和工业部(DTI)和卫生部(DOH)调查并打击这些非法促销活动。
版权声明
本文章由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转载自已明确标注原始信息来源的第三方信息源。文章的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或原信息来源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处理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免责声明
本文可能借助AI技术以提高翻译和编辑效率。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I可能存在错误,因此读者应参考本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表述。
本文内容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或建议,2Firsts不对因内容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警示:
1.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