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评论者观点。
在6月中旬,全球尼古丁论坛在华沙召开。作为最知名的烟草减害交流平台之一,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众多科学家、研究者、媒体以及企业高级管理者,他们围绕全球烟草减害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2Firsts作为连续三年的GFN合作媒体,进行了前期采访和现场报道,先后发布了多篇重要的采访报道。(见文末)
而在一个月之前的世界无烟日前夕,2Firsts还采访了多位全球控烟学者,如前WHO前执行主任Derek Yach 博士,印度电子烟消费者协会负责人 Samrat Chowdhery先生等。他们分享了从全球控烟大局势和本国烟草减害案例研究。
回顾这些报道,这些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份担忧——当前全球在对烟草减害(THR)的理解上,已经出现巨大的鸿沟。科学界、产业、政策制定者与控烟组织之间,面对烟草问题及减害的机遇与挑战,其分歧从未如此巨大。
我也想到几个月前,东南亚某国一位卫生部官员曾公开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电子烟比传统烟草危害更小,甚至暗示电子烟的危害可能更大于卷烟。
为何在关乎全球数千万人生命与健康的问题上,各方会存在如此巨大的认知分歧?我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从众多专家的观点中,我愈发确信,全球控烟和烟草减害工作,首先需要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中国有位著名政治家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这一思想曾直接推动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放眼当下,全球THR从科学、产业到政策领域,更需要重建以“科学”为共识基础的合作框架,秉持长期主义,重新构建烟草减害的理念与路线,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减害可能。
在这个进程中,2Firsts作为一家立足产业的专业媒体,其使命和价值也愈发明确——搭建科学、产业、监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事实与思想的广泛传播,助力全球烟草减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两个至上(2Firsts)联合创始人、CEO
赵童
2Firsts 2025全球尼古丁论坛系列报道
1.“错误信息正在杀人”:全球尼古丁大会直指烟草减害传播危机
2.全球尼古丁论坛上的四大烟草公司代表谈减害:呼吁监管思路与科学认知同步革新
3.2Firsts专访|摆脱教条主义:GFN 联合创始人Paddy Costall呼吁在2025年大会上聆听多元声音
4.2Firsts对话亚太减害领袖南希·卢卡斯:为被边缘化的消费者争夺发声权
5.2Firsts对话减害政策专家Jeannie Cameron:世卫组织对减害的排斥正在酿成全球控烟失败
2Firsts 2025世界无烟日系列报道
1.2Firsts特约稿 | 2025年世界无烟日:前世卫组织执行主任Derek Yach博士呼吁拥抱烟草减害

2.前世卫组织控烟负责人Derek Yach向2Firsts投稿:解读 2025 电子烟峰会

3.印度电子烟禁令:一场“适得其反”的政策试验|印度电子烟使用者协会主任撰稿2Firsts

4.印度控烟专家向2Firsts投稿:理解印度无烟烟草的复杂图景

5.电子烟监管新闻发布会五大看点:监管进入深水区、产能管控、回流打击 ——2Firsts赵童深度解读监管升级背后的政策逻辑与行业影响

欢迎向2Firsts投稿、联系采访或发表评论。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LinkedIn上联系两个至上2Firsts CEO Alan Zhao。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