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 新加坡19岁少年因吸食Kpods(一种含有强效麻醉剂依托咪酯的电子烟)行为异常,出现孤僻和自残行为。
- 新加坡2025年上半年检测到28起Kpods相关案例,较2024年增加。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报告称,Kpods在东南亚市场增长,犯罪团伙利用社交媒体营销。
【两个至上2Firsts快讯】据Asia one7月13日报道,一名新加坡19岁少年因沉迷含有麻醉剂依托咪酯的电子烟Kpods(一种含有强效麻醉剂依托咪酯的电子烟),行为发生严重变化。自2024年11月开始吸食后,他性格变得孤僻,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房间内踉跄行走。其母亲苏珊(Susan)发现他频繁更换短裤,怀疑因使用Kpods导致失去膀胱控制。尽管依托咪酯在新加坡受《毒物法》管控,使用或持有含该成分的设备最高可判处两年监禁或10000美元罚款,但青少年使用情况并未减少。
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已检测到28起Kpods相关案例,较2024年的10起明显增加。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的报告,Kpods在东南亚市场已经呈现增长趋势。犯罪团伙利用合成药物和药物产品,将其混入电子烟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营销,吸引年轻人购买,增加成瘾风险。
自2018年新加坡禁售所有电子烟以来,青少年使用情况并未减少。2024年,至少2000名学生因持有或使用电子烟被报告。专家指出,市场上的错误信息增加了年轻人对这些产品的吸引力。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