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综合报道】美国东部时间9月28日11:35-11:55(北京时间9月28日23:35-23:55),英美烟草(BAT)首席增长官Kingsley Wheaton在GTNF主会场发表演讲。
Kingsley Wheaton以BAT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演讲,阐述了“烟草行业的减害和可持续发展”所需做的努力。【文末扫描二维码可领英文演讲实录】

一、BAT的目标
BAT在变化中成长,今年恰好是BAT成立的第120周年。BAT近年面临的最大变化是减害烟草产品的出现。因此,如何面对这种转变,使公司利益不受影响,成为BAT的课题之一。
在Kingsley Wheaton为BAT工作的26年间,大约有20年,BAT的主要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传统烟草产品。这一数字在2015年出现变化,至今,加热不燃烧产品的收入占到了六成。根据BAT的计划,预计到2025年减害烟草产品的收入将达到50亿英镑;到2030年,加热不燃烧产品的消费者达到5000万。
自1990年以来,全球吸烟者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亿左右。BAT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比香烟更好的产品。同时,减害烟草产品的出现,使BAT的这一目标成为可能。

二、只有科学才能实现“烟草减害”
Kingsley Wheaton表示,科学是开启行业转型的关键。科学也一直是BAT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BAT进行了60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并在2012年任命David成为第一个BAT集团科学总监。多年来,BAT支持围绕新品类产品进行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减害烟草产品的益处。
BAT最近公布了Glo产品一年来的最新数据。结果表明,与继续使用香烟的人相比,完全改用Glo的吸烟者在几个潜在的危害指标上有明显和持续性的改善。这不仅代表了Glo,也代表了整个加热不燃烧产品品类。
此外,在电子烟方面,BAT今年6月开启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和发现电子烟(蒸汽产品)将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研究将使用电子烟的消费者的生物标志物测量结果与吸烟者、前吸烟者及从未吸烟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尽管这项数据在今年底才进行公布,但Kingsley Wheaton却表示,这些待公布的数据将帮助人们更好得了解电子烟(蒸汽烟草产品)在减害方面的潜在作用。而这些研究数据是将减害烟草产品推向主流的有力工具。
Kingsley Wheaton还强调,需要全行业与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共同致力于研究减害烟草产品,更多得证明减害产品的益处,才能加速全球从传统烟草向新型烟草的转型。“世界卫生组织、政府和整个行业的参与都将促进这一领域的更多进展”,Kingsley Wheaton说。
三、从洞察力-创新,为成年消费者提供更优服务
作为一个企业,BAT不仅要考虑降低产品的健康风险,还要考虑消费者的满意度。
烟草行业需要将减少烟草危害的科学研究与消费者的行为相结合。对BAT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有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力,拓宽视野,了解消费者的未来偏好。因此,从洞察力到创新,是指导BAT进行研发工作的关键。
Kingsley Wheaton表示,资源投入与资金支持是提升创新速度和力量的助推力。他举了一些示例,包括BAT已着手改造在深圳的全球研发中心,进行减害产品的研究;在意大利,BAT正在建设创新中心;在英国的南安普敦,BAT的全球研发中心正在进行转型与升级。
四、BAT视减害烟草产品为一种承诺
Kingsley Wheaton表示,得益于一些政府的积极推动,烟草减害政策得以实行,吸烟率已经下降。比如,英国在2014到2020年间,每日吸烟率下降了4.3%,这与电子烟产品的使用率上升了2.4%相呼应。在日本,加热不燃烧产品在2014年推出,至今在16到19岁之间吸烟者的数量下降了10%。在全球吸烟率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的30年中,以上成绩就是烟草减害产品所取得的成果亮点。BAT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要每一天、每一步、每一个国家地进行努力,以此对公共卫生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Kingsley Wheaton说,对BAT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现在在哪里,而是未来要去哪里。BAT的目标是要在一个转型行业中成为一个转型企业。在整个欧洲,BAT将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烟草减害产品;而在全球,烟草减害产品的收入超过了20%。
Kingsley Wheaton表示,BAT在减少烟草危害方面取得的进展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作为行业参与者,BAT必须继续发挥作用。
【文末扫描二维码可领英文演讲实录】
两个至上现场记者正在进行跟踪报道。欲看更多内容请点击下图链接跳转【GTNF论坛】专题

声明:
1.本文章内容来源于对第三方信息的编译,仅供行业内交流学习。
2.本文不代表两个至上观点,两个至上也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确认。对本文的编译仅用于行业内交流研究。
3.由于编译水平所限,编译文章可能与原文表达不尽相同,请以原文为准。
4.对于任何国内、涉及港澳台、涉外的表述和立场,两个至上与中国政府完全保持一致。
5.编译信息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