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快讯】据Business Mirror 9月2日报道,菲律宾国税局(BIR)发布了关于没收商品处理的新指南。
BIR局长罗密欧·D·卢马圭(Romeo D. Lumagui Jr.)上周五(8月30日)发布了第33-2024号税收备忘录令(RMO),以提升对烟草、电子烟、香水、甜味饮料等物品的执法力度,这些商品均为本地生产或进口并需缴纳消费税的物品,导致存储地点拥挤。
卢马圭表示,国税局发布该备忘录令是为了根据2024年第14号税收法规(Revenue Regulation 14-2024)对“没收/扣押物品的处置方式”采用和实施统一的指南和程序。
国税局指出,香水、珠宝、游艇及其他娱乐或运动船只、制造油及其他燃料、汽车和矿产品等非必需品将通过公开拍卖或商议/私人销售进行处置。所有公开拍卖的收益在扣除税款、储存费用及其他义务后将存入没收基金,以促进国税局的处置程序,加强调查和执法能力。
若非必需品在两次公开拍卖后仍未售出,可在获得财政部(DOF)部长事先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商议或私人销售进行出售。
对于私人财产,上述要求可免除,以便进行商议或私下销售没收/扣押物品。
此外,对公众健康有害的商品,如烟草及雾化产品、酒类产品和加糖饮料,以及用于其生产的机器设备、违反《国家内部税收法》(Tax Code)生产的所有物品和用于冒充、印刷或制作内部税收印花及标签的染料将被销毁。
扣押/没收的需销毁的物品至少应在扣押后 20 天内销毁。
所有其他违反税法的没收/扣押物品及用于生产待销毁物品的原材料将由国税局局长根据处置委员会的推荐作出决定,处置委员会应确保所有处置方式符合所有环境法律、法规和规定。
版权声明
本文章由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转载自已明确标注原始信息来源的第三方信息源。文章的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或原信息来源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处理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免责声明
本文可能借助AI技术以提高翻译和编辑效率。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I可能存在错误,因此读者应参考本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表述。
本文内容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或建议,2Firsts不对因内容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警示:
1.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