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2Firsts】2月23日,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发布了一篇题为《Warning over Chinese-made adapted throw away vapes and flavours attractive to children that will dodge the upcoming disposables ban》的报道。该报道聚焦于英国市场上新出现的“大口数”(Big Puffs)电子烟产品(如“2+10”产品),指出这些产品可能通过特定设计规避即将到来的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同时其口味设计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引发了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该文章的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电子烟公司进入英国市场:Hayati、Pixl、SKE和Elfbar等中国品牌正在向英国市场推出经过改装的可丢弃电子烟产品,以规避英国政府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禁令。这些产品被称为“Big Puff”(大口数),每周在英国的销量达300万件。
产品特点与规避禁令:这些电子烟产品通过可充电电池和可再填充的烟弹设计,能够提供多达15,000次抽吸,远超传统一次性电子烟的600次抽吸,从而在技术上规避了“仅一次性使用”的定义。
批评人士认为禁令将无意义:批评人士指出,这些改装电子烟产品可能会使英国政府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禁令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它们在技术上符合法律要求,但实质上仍是一次性产品。
中国制造商的灵活性:中国制造商通过灵活的生产方式(结合自动化和手工组装)能够迅速适应法律变化,重新设计产品以符合法规要求。他们似乎总能领先一步,找到适应新法规的方法。
市场变化与消费者反应:自禁令宣布以来,一次性电子烟的销量下降,但改装电子烟的销量大幅增长。电子烟行业在英国迅速增长,2024年销量比2023年增长了37%。根据最新数据,电子烟销量一路飙升,去年增长了 37%,从 2023 年的每周 990 万支增至 2024 年的 1350 万支。中国电子烟制造商在英国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了对监管不足的担忧。
法案进展与未来展望:英国的《烟草和电子烟法案》目前处于议会审议阶段,未来将提交上议院审议。
内容为AI翻译,仅供参考,详情请见原文
中国公司正向英国市场推出经过改装的可丢弃电子烟,并推出适合儿童口味的电子烟,以规避英国政府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禁令。
Hayati、Pixl、SKE 和 Elfbar 等公司在被称为“世界电子烟之都”的地方设有制造工厂。这些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的公司目前每周在英国销售 300 万件所谓的“Big Puff”(大口数)产品。
批评人士表示,由于人们使用可充电电池和可再填充的 10 毫升烟弹,政府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禁令(由时任首相里希·苏纳克 (Rishi Sunak ) 的政府于去年 1 月首次宣布)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
这些点击式设备,可以对烟弹的2毫升法定容量进行五次补充,同时延长任何设备的使用寿命,超越官方一次性用品“仅一次性使用”的定义。有些设备在丢弃之前可以提供多达 15,000 次抽吸,而一次性设备平均每台可以提供约 600 次抽吸。
它们可能比政府 6 月 1 日即将禁止的一次性产品更具成本效益。
保守党影子卫生部长卡罗琳·约翰逊博士(Caroline Johnson)呼吁对《烟草与电子烟法案》进行修正,以限制补充罐的尺寸,并防止可能规避一次性用品禁令的改装。

前卫生部长安德鲁·格温 (Andrew Gwynne) 否认了这一说法,几天后,他因 WhatsApp 上“Shiver Me Timbers”丑闻被基尔·斯塔默爵士 (Sir Keir Starmer) 解雇。
色彩缤纷的“Big Puff”电子烟包括 Blue Razz Gummy Bear、Cotton candy和 Cherry Pop 等口味,使用单独的组件,符合规定,最大浓度为 20 毫克。Hayati Twist 5000 据称会“发光”并为电子烟增添“乐趣元素”。广告中称其“100% 符合英国新法律”,同时还将自己描述为“合法大口数”。
据称,它们比一次性电子烟更好,因为它们在被扔掉之前可以使用更长时间。
Pixl 的一则广告称,他们的设备是寻求“持久耐用的一次性电子烟”人士的绝佳选择,并附上了一张色彩鲜艳的电子烟图片,配文:“看起来太棒了,应该是非法的。”
总部位于曼彻斯特的品牌 Zap! 出售Gummy Bear口味的设备,据称“可抽吸多达 3500 口,比五支标准一次性电子烟或 100 支卷烟的持续时间更长”。
现在引起担忧的人包括安德鲁·霍顿 (Andrew Horton),他是伯克郡克罗索恩独立商店 vape-57 的老板,该商店于 2018 年开业,定期与分销商打交道。他表示,虽然中国制造商谨慎地在法律范围内经营,但他们似乎对未来可能影响利润和他们如何调整电子烟生产的立法变化保持警惕。



“他们可以领先政府计划一步——始终思考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并重新发明、重新设计和重新调整他们的工厂,以大规模生产能够符合任何法律变化的设计。”
“有一次性禁令吗?没问题——让它可充电,加一个补充罐,让它不止一次性使用。他们总会找到适应的方法。”
“任何有年龄限制的产品都必须受到严格监管。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烟国家之一,中国也知道这一点——他们将确保遵守现行立法,以便继续进入这个市场。”
行业专家强调,中国企业能够如此迅速地适应变化得益于其制造方法。许多生产线除了自动化生产外,还依赖手工组装某些部件,从而灵活地适应新设计。
保守党影子卫生大臣卡罗琳·约翰逊博士(Caroline Johnson)提出了对政府《烟草和电子烟法案》的修正案。她表示,在英国销售的电子烟设备“不应该允许在购买后将补充容器连接到设备上,以将其容量增加到超出法律允许的限度”。
“这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因为更大的容量可能会导致过量尼古丁消费,对使用者构成潜在风险,特别是年轻人或更容易对尼古丁上瘾的人。”

据商家称,自政府今年 6 月宣布禁令以来,一次性卷烟销量有所下降,但合法中国替代品的销量却大幅增长。
霍顿(Horton)表示,
“一次性电子烟的销售额在一天内从总销售额的 20% 下降到了 5%,但现在我卖出的 Big Puffs (大口数)要多得多。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认为这样的禁令意味着所有电子烟都是有害的,但电子烟比吸烟安全得多。”
“从那时起,一次性电子烟销售已基本被Big Puff所取代,因为它们仍然是一次性的,但价格便宜得多。”
“我担心的是,一些社交吸烟者曾经依赖一次性电子烟,但后来由于一次性电子烟禁令而认为它很糟糕,所以他们出门时会抽三四支卷烟,而不是电子烟。这对他们来说要糟糕得多。”
根据最新数据,电子烟销量一路飙升,去年增长了 37%,从 2023 年的每周 990 万支增至 2024 年的 1350 万支。大约八分之一(12%)的英国成年人报告称自己吸食电子烟,2017 年至 2021 年,该行业的营业额增长了 23.4%,仅去年一年就达到了 13.25 亿英镑。
然而,随着当前法案在议会获得通过,中国电子烟销售商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人们担忧。
英国活动组织“We Vape”的创始人马克·奥克斯(Mark Oakes)表示:
“制定良好的电子烟法规并严格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在 Big Puffs(大口数) 事件中看到的那样,中国正在绕过规则。他们毫无抵抗地占领了英国市场,而政府却对此视而不见——相反,政府希望减少成年人使用更安全的尼古丁产品的自由。”
“虽然我们欢迎新法案的一些内容,比如电子烟许可证制度,但单独的一次性用品禁令越来越看起来像是一项毫无意义的冒险。”
“它们将会被其他成本更低的一次性电子烟所取代,并且很可能会在非法市场上出售。”
支持回收的慈善机构 Material Focus 在 12 月份进行的研究估计,英国每周有 820 万支一次性电子烟和一次性烟弹被丢弃或错误回收。
研究还表明,英国 63% 的电子烟吸入量均来自“Big Puff”(大口数)设备。
而且“大口数”每口售价 0.19 便士,而一次性电子烟每口售价 0.83 便士,短短六个月内,“大口数”的受欢迎程度就飙升,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调查显示,16 岁至 34 岁之间的人群中,48% 的人青睐这些设备,而 35 岁至 55 岁之间的人群中,只有 36% 的人青睐这些设备。每周购买的“大口数”数量为 300 万支,而一次性电子烟的销量为 530 万支。
人们担心,对于想要戒烟的人来说,电子烟的供应会减少,而禁止广告则会让人们无法获得有关更安全的烟草替代品的信息。
《烟草和电子烟法案》目前处于报告阶段,将在下议院进行最终辩论。之后,该法案将提交上议院审议。
MailOnline 已联系 Hayati、Pixl、SKE 和 Elfbar 征求意见。
版权声明
本文章由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转载自已明确标注原始信息来源的第三方信息源。文章的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或原信息来源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处理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免责声明
本文可能借助AI技术以提高翻译和编辑效率。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I可能存在错误,因此读者应参考本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表述。
本文内容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或建议,2Firsts不对因内容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警示:
1.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