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原创】2023年即将过去,全球多国于今年获得通过并颁布的一系列电子烟产业相关的法案,有许多定于2024年落地。这些即将于1月1日生效的新令,从提出到实施,一路走来经过了哪些讨论与拉扯?品牌、厂家、消费者与民间权益团体对此又作出何种回应?
站在新一年的开始,2FIRSTS带来最新一轮的行业监管前瞻:
限制品牌公众露出
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子烟市场的美国,一举一动都被市场视为风向标。2024年起,曾享受区别监管对待的电子烟,也将受制于与传统烟草类似的市场营销限制:
2024年1月1日起,美国纽约州将开始对电子烟和雾化产品实施更严格的营销限制。包括:电子烟的品牌名称、标志或其他标识不可以出现在除实际电子烟外任何产品上;不可提供与购买电子烟相关的礼品;品牌也不可赞助诸如体育比赛和音乐会等活动。
除了营销手段,美国同样将通过限制产品本身的设计,进一步减少电子烟面向青少年的暴露。
今年6月,该国得克萨斯州州长已签署众议院法案,规定2024年1月1日起,禁止电子烟使用主要以未成年人为目标的设计,类似糖果或果汁的外观包装;外观也不可使用描绘儿童卡通形象、用于向未成年人推销产品的符号或名人形象等。
限制口味对青少年的吸引
外观与包装以外,口味同样被普遍视为构成产品面向青少年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早在2021年就已获得通过的荷兰电子烟口味禁令,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该禁令原本计划在2022年6月起便生效,时间比原计划晚了18个月。据2FIRSTS了解,荷兰政府的目标是在2040年实现无烟社会;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减少吸烟行为,包括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卷烟的价格上调至10欧元。
今年起,加热烟草产品也将在更多国家面临着口味上的限制。
2024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亚除烟草味以外的所有加热烟草产品将停止销售。此项规定包括在该国烟草和烟草制品法修正案中,由众议院批准时未经任何辩论便顺利通过。此外,每个加热烟草制品的包装都必须显示警告,强调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风险。
此次修正案的更新是对欧盟发布的《烟草产品指令》的回应,否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刑事诉讼。
“入国禁令”与水涨船高的税收
除了从口味、营销上细分监管,亦有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在1月1日起开始实施更严厉的“一揽子措施“,从而增加特定人群获得一次性电子烟的难度。
2024年1月1日起,一次性电子烟将被禁止进入澳大利亚。
于同日起,该国亦将放宽电子烟处方权限,不再仅限于全科医生;澳大利亚的医生和护士都将有权为患者开具电子烟处方,患者可在药房进行购买。此举不乏批评的声音。有观察人士称,处方在该国只是一种拘于形式的政策。在禁止一次性电子烟入国后,原本就几乎没有市场的澳大利亚的合法电子烟业务可预见将进一步被压缩。据悉,澳大利亚合规电子烟市场占有率不到5%。
一些国家也选择通过提税来扭转本国消费者使用电子烟的趋势。
2024年1月1日起,比利时将对电子烟烟油进行征税,每毫升15分;
印度尼西亚的烟草税则上调10%,电子烟的消费税将增加15%。两者相叠加后,本年度起印尼电子烟行业将承受接近30%的税率。
两国此次提税的幅度及决策的方式都惹来了争议。比利时的消费者与零售商表示,这项新税或将刺激消费者回归健康危害更大的传统卷烟;印尼电子烟行业协会秘书长加林德拉·卡塔萨斯米塔(Garindra Kartasasmita)则称30%的税"对于由中小微企业构成的新兴产业而言是不公平的”。他同时表示,在规划2024年实施电子烟税的过程中,国内的权益团体未能充分参与其中。整个决策经过是“闭门”的。
包装、营销、口味上的监管细分是否能够有效扭转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趋势?一揽子的“锁国令”与高税收是否能够有助于打造更优质的合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监管新令出台的过程能否变得更加透明?在整个行业内,各个利益方的发声能否被更好地听见?2024年,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