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快讯】据新京报报道,未经许可销售电子烟的李某被法院判定为违法经营,涉案金额达59万余元。此案例是电子烟管理规定实施后,北京首次以非法经营罪处理销售雾化型电子烟的案例。
法院查明,从2022年10月起至2023年2月10日,李某在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利用微信和快递等方式向吴某等人售卖品牌电子烟,从中获利人民币2.4万余元。2023年2月10日,公安部门在吴某的库房内查获由李某提供的待售电子烟1.5万余支。从而,来自该库房的电子烟共2.7千支被查和扣留,涉案电子烟商品总价值为人民币56万余元。
法院认为,李某犯下严重的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规定的非法经营罪,因此应当依法惩处。由于李某揭发了他人的犯罪行为,并通过验证就是实情,致使其构成立功状态,加上他的认罪态度良好,对赃款进行了高度回缴,法院决定对其从轻处理。
考虑到李某的罪行事实、罪行性质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法院根据刑法等规定,判决李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四万元。案中的电子烟应由扣押机关依法销毁。
一审宣判后,李某表示不上诉,但判决尚未生效。
版权声明
本文章由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转载自已明确标注原始信息来源的第三方信息源。文章的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或原信息来源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处理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免责声明
本文可能借助AI技术以提高翻译和编辑效率。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I可能存在错误,因此读者应参考本文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表述。
本文内容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或建议,2Firsts不对因内容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警示:
1.本文仅供产业技术、政策等专业研究之用,文中提及的品牌、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推荐或推广。
2.各类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产品)均对健康存在危害。请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和使用规定。
3.本文内容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