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至上快讯】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向30个零售商(含一个经销商)发出警告信,因为这些商业实体被指非法销售未经授权的烟草产品。
这些未经授权的产品是各种类型的Puff和Hyde品牌的一次性电子烟,其中Puff的产品包括其最知名的Puff Bar一次性电子烟。Puff和Hyde品牌是2022年青少年电子烟用户最常使用的两个品牌。
FDA官员罗伯特·卡利夫(Robert Califf)表示,
"保护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不受烟草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的影响是FDA的首要任务,"
他强调,
"我们致力于让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者,不仅是制造商,还包括零售商和分销商对法律负责。”
FDA的这次突击行动包括对全国各地数百家零售商和经销商的调查。
警告信中提到的所有产品都是一次性电子烟,这是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电子烟产品类型。
根据2022年全国青少年烟草调查,Puff Bar和Hyde是报告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第一和第三品牌。
在青年电子烟用户中,约有20%的人报告说在2022年通常使用Puff Bar或Hyde品牌产品。
FDA烟草产品中心主任布莱恩·金(Brian King)在公告中表示,
"自从成为CTP主任以来,我一直很清楚,当零售商和分销商试图从非法销售吸引青少年的非法产品时,FDA不会袖手旁观。”
金表示,零售商和分销商在防止未经授权的烟草产品下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时,FDA“将致力于采取适当的行动”。
当电子烟缺乏FDA的营销授权令时,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A可以禁止它们在美国向消费者销售或分销电子烟。
FDA通常在检查或调查发现违法行为时发出警告信,收信人有15个工作日的时间回复,说明他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违法行为,并防止今后的违法行为。
大多数收到警告信的人都会主动纠正所述的违规行为。
然而,未能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可能会导致FDA采取额外的行动,如禁止令、扣押和/或民事罚款。
FDA在公告中重申,目前其只批准了23种烟草味的电子烟产品和设备,这些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美国合法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分销或销售非法销售的产品将受到执法行动的处罚。
今年2月,FDA对四家电子烟制造商提出了该机构的第一批民事罚款投诉;迄今为止,FDA已对十家电子烟制造商提出了民事罚款投诉。而在2022年10月,对六家电子烟制造商提出了第一批永久禁令的投诉。从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FDA发出了560多封警告信。所有这些行动都是FDA常设合规和执法组合的一部分,这些行动的最新计数将继续定期报告。FDA将继续对任何制造、分销、进口或销售未经授权的电子烟产品的人采取行动,特别是年轻人使用最多的产品。
截至目前, FDA 警告信网站上只列出了 14 封日期为 5 月 31 日的信件。目前涉及的公司有:
- E-Juice Vapor, Inc.
- Vaperistas, LLC
- Empire Imports, LLC d/b/a Vapor Empire, LLC
- NAKV Enterprises, Inc. d/b/a Fat Puff Wholesale
- MDM Group Inc. d/b/a Eliquidstop.com
- Sooner Distributor & Wholesalers International Inc
- The Drip Ship LTD d/b/a buycbdcigarettes
- TheSY, LLC d/b/a Element Vape
- Mr. Smokey Tobacco Corp d/b/a Smoke Shop/The Boss Tobacco
- Mr. Smokey Tobacco Corp. d/b/a Hqdpods.com
- Huff and Puffers, LLC
- JTBC Holdings LLC d/b/a Disposable305
- Superpuff Inc. d/b/a MyVapor
- Vape4Style, Inc

参考文献: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